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来没有一项发明能像火影响那么大,从夸父追日到普罗米修斯偷火,从“长明灯”到“拜火教”,从钻木燧石到火柴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前进的每一步,火的作用和影响都不容忽视。
也许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火与人体毛发变化有关系的说法,但事实上人体毛发的变化与火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在一百多万年以前的远古时代,人类及其他动物对自然界的影响还比较小,当时的自然环境应该说是完全天然的,原始森林比比皆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因雷电或其他原因产生自然火应是较为普遍的,至少比现在的森林更容易产生自然火。其时,由于只能靠河流、湖泊或者天降大雨才能阻止山火的漫延,所以与今天相比,古代的自然火一旦发生,所燃烧的面积会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
在远古时代,自然火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场大火过后,无数生命被吞食,幸存下来的人类只得从灰烬中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原始人在从灰烬里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火虽然是可怕的,但靠近它时又可取暖。这一意识的发生可以说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大分界线,正是意识到火可以取暖人类才产生了保存火种的意识。原始人开始将自然火种带回洞穴中保存起来,人类对火的利用也就从此开始了。
在中国的云南元谋县、非洲肯尼亚的切苏瓦尼亚地区都发现了100多万年前人类用火的遗迹。北京周口店猿人的用火遗迹也有50多万年的历史。当时人类保存火种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烧烤食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能取暖。当冬天来临时,原始人在晚上围在火堆旁休息,天气越冷,人类就越靠近火堆,人类本来用以御寒的毛发慢慢地被火烧焦了,变得越来越少。随着熟食的增多,原始人的饮食习惯也在改变,吃熟食容易使人积累较多的脂肪,脂肪的增多一方面提高了人类御寒的能力,另一方面却阻止人类毛发的正常发育,降低了毛发在抵御寒冷方面的功能。所以,火的利用与用火带来的饮食结构的变化是造成人类毛发退化的根本原因。
|